据悉,欧洲艺术馆开幕式将于9月27日举行,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罗丹美术馆副馆长、法国装饰博物馆馆长、法国遗产建筑博物馆馆长、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总监、法国博物馆布展总设计师以及法国资深收藏家和法国知名画廊艺术家等都将出席。
卡波的弟子,就是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罗丹。在这里,还展出了罗丹的陶艺雕塑《多西亚》。罗丹年轻时的作品不多,这尊半身雕塑是他刚从事雕塑时的作品。
在欧洲艺术馆,你还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珐琅盒子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花瓶。珐琅盒子高28.5厘米、长56厘米、深42.5厘米,由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珐琅画师查尔斯·勒贝克特别定制,见证了其赞助人阿尔弗雷德对妻子的爱慕与眷恋;青铜花瓶高240厘米,仅底座就高95厘米,盆饰带有比利时雕塑家阿方斯·伯格特的签名,曾在1885年安特卫普美术国际博览会上展出。
万里之遥 欧洲艺术漂洋过海
从计划开办欧洲艺术馆起,吴静就遇到了很多像这位先生一样支持她的人。因此,从想法到落地实施,选场地、挑藏品、布展,吴静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旁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杭州图书馆地下一楼的欧洲艺术馆,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百余件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精美展品已经布展完毕。在这些展品中有雕塑、绘画等,件件有特色。该艺术馆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美国洛杉矶盖蒂中心曾出高价,希望收购“世界上最大的花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总监在看到“世界上最大的珐琅盒子”时,对吴静感慨:“我们找了几百年都没找到的珐琅盒子,没想到被你运回了杭州。”
百件展品 散发独特艺术魅力
作为18世纪法国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亨利四世》雕像落地中国,也历经了一番波折。当时,吴静和卢浮宫都想买下这件作品,整整4年僵持不下。最终,这座雕像被吴静收藏。卢浮宫馆长马丁内茨在雕像出关前,特意跑去和雕像合影道别,他说:“为了这尊汉白玉雕像整整跑了4年,真的舍不得。”
吴静说,这里的很多展品,她都与卢浮宫、罗丹美术馆、华盛顿美术馆等博物馆“争”了很多年。可以说,艺术馆中几乎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个千回百转的故事。
吴静告诉他,第一眼看到“戴头纱的女孩”就被她的美深深打动。因此,希望能把这件作品带到中国,让更多人欣赏。而这也是她办艺术馆的目的所在——让公益性的欧洲艺术馆落地中国,让更多人可以不出国门就欣赏到国外的艺术精品。
令吴静感动的是,这位先生在听完她的一番话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张发票给了吴静,告诉她:“你想要买这座雕像,就按这个价格来吧。”那是一张30年前收购雕像时的价格单,吴静拿着这张单子呆住了。“不敢相信那么多人都想要买走的雕像,收藏者居然以30年前的价格转让给了我。”这位先生告诉吴静:“我只希望为雕像找到一个真正爱它的人,而不是一个出价更高的人。你是爱它的,所以我愿意把它交给你。”
法国资深收藏家洛朗·凡利安,把祖辈150年的收藏转让给欧洲艺术馆,还特意飞到杭州,当了两天免费的搬运工和组装工,事事亲力亲为。
欧洲艺术馆的大部分藏品,来自华裔收藏家吴静。吴静是出生于温州的华裔女企业家,也是法国知名的古董钟表收藏家和鉴赏家,收藏有大量古董钟表,其中不少为欧洲国宝级藏品。
世界权威博物馆布展大师于贝·勒·加尔利用3天假期,飞到杭州帮助欧洲艺术馆布展。遭遇杭州接连40℃以上的高温天,于贝先生打趣道:“自己这辈子和下辈子的汗都在杭州流完了。”第一天工作结束,他的脚上已经满是水泡。
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听完吴静开办欧洲艺术馆的初衷后,立即将杭图地下一层展厅的3年使用权交给吴静,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褚树青说:“图书馆不仅是阅读的场所,也可以在这里听讲座、看展览。欧洲艺术馆的落成,是杭州图书馆多元化发展布局的体现。”
一张名片 提升杭州国际化水平
浙江在线8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 实习生 沈听雨)9月,中国首个欧洲艺术馆将在杭州图书馆揭开面纱。在这里,人们可与欧洲18至19世纪的艺术品近距离接触。这座公益艺术馆的藏品包括雕塑、绘画、珐琅艺术品等,全年免费开放。
更让吴静感到欣喜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家也开始加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艺术馆中的油画《两个牧羊人》就由企业家郑联军捐赠。“卢浮宫不是一朝一夕就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他们的很多藏品都是后来慢慢通过捐赠而来的。”吴静告诉记者,“所以我有信心,可以影响更多人,特别是一些有责任心的企业家,希望未来公益艺术馆能开遍全国。”
“只有机缘巧合,才能遇到好的作品,而能把合乎心意的作品加入自己的收藏并带到中国,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文化是相通的,中国博物馆需要世界各地的精品收藏,以彰显大国风范。”此次,吴静把欧洲艺术馆开在杭州,将欧洲的珍贵艺术作品搬到杭州,正是文化交流合作的有益尝试,同时也给杭州新添了一张文化金名片。对此,褚树青说,欧洲艺术馆的落成,有利于杭州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未来,杭州乃至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都能有更多机会欣赏到国外的艺术精品。
在“油画到现实主义”展厅中,曾获得1883年威尼斯双年展金奖的油画《爷爷和我》,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爷爷脸上的皱纹,被勾勒得栩栩如生。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