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家山水”或许已经不只是单纯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树的特定画法或固定的模式,而应有更广的含义,他也许可以代表一种“由传统中来,再挣脱传统,而又不断地日求新意,又不失中国画追求”的一种精神。

父亲常说他是25岁以前在桌上用功,25岁以后在户外用功。对现代人说来,旅行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在父亲那个时代,骑了单车再转公共汽车,转了公共汽车再转火车,出一趟门如临大敌,以从来不善认路的父亲,如果不是真心爱好自然的话,哪里有人愿意那么折腾?可是父亲为了写生,真是不辞千辛万苦,台湾名胜如阿里山、垦丁、苏花、横贯公路等地,他不知去过多少遍。
1973年,家父因青光眼动手术,视力受损,但仍努力完成《山水画法初阶》,次年出版。此书按一般初学程序,分树木、山石、云水三部分,由浅入深,初学者可循序渐进,对山水画的传承、贡献受到各方一致的肯定。到1986年时,已出了八版,它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