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S)
濠梁之辩
诗人,剧作家——王炜
布面油画 2014
翟莫梵近期画作意图探究绘画本身存在的空间性,不是那么写实,但依旧幽默,又有挺多思考,似乎在和观众开玩笑,一不留神欺骗了观者的视觉,却又履行了画家的义务,巧妙的让观众和绘画互动,希望他的探索能越走越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16年10月参与云溪大会开幕式视频“未来云端”的创作工作
2016年5月出演二更父亲节特辑“你还记得父亲的样子吗”视频录制,出演并绘画
翟莫梵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阐述了当代绘画的多种可能性,在实验中不断打破边界,探索传统绘画在当下的无界之界。
展览作品
纸本彩铅 2017
诸神系列
布面油画 2017
望人(Through)
2016年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铜奖
布面油画 2017
2016年11月作品《欧洲.貔貅》参展“爱.跟随跟随”中匈雕塑艺术交流展
“他同还未出生的几代人交谈,他们悄悄把他们的秘密告诉他,他便在公共市场上说出这些秘密。”几天前我在海涅(当代可能很少中文读者再读他)的一篇政论里读到这个句子。今天,莫梵这样的年轻艺术家会怎样聆听“他”的秘密呢?他们会聆听吗?还愿意在公共市场上说出“他”——那个旧神的信息吗?莫梵的绘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青年人辨认当代新神的方式,这些正在公共市场上被侍奉——包括被知识理论所侍奉——的新神,代表了一种对力量、高尚和美的理解。如果我们还在旧神的立场上轻视,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在面对新神。新神的性感、强力和光辉,而非旧神的秘密,使他们在公共市场获得普遍侍奉,他们就是未来的权威。当然,莫梵也提供了一种视差,帮助我们看到新神的轻浮性质,再往前走一步,也许他可以稍稍接近一个“新杜米埃”。另外,也许莫梵还应告诉我们除了对新神的辨认之外,他对“绘画本身”的发现。当然,大概“绘画本身”也只是一个旧神的祭坛。
镜面不锈钢
55x40cm
2014年以三位一体专业第一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就读于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
空间绘画系列
布面油画 2017
新巢艺术
在以物像为题材的作品中,这种构图方法走得更极致,也更有力量,更加客观化。从人物题材继承下来的做法,这里将小刀、刷子、纸片用胶带粘贴在墙上,有了一个动作在,一种强迫的力量。从对人的表现转到对物的表现,这其中的变化是一种角色的替代,还是追求一种物性,一种形而上的体验?
盒1(Box1)
55x40cm
40x30cm
布面油画 2017
布面油画 2017
100x80cm
形式上有盒状的(凹陷的空间)一类作品,有人物头像、躯体放入盒状(或凹陷)的矩形空间之中,由于手法写实,形象的截取有种突兀的感觉和奇异的联想。有些作品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透视的手法,将矩形画框改造成梯形框型,作品平添一种神秘的深度感。莫梵喜欢将形象布置在画面中间,像雕塑家的画,似乎目的就在于将要表达的形象说说清楚。
无题2(Untitled2)
2015年2015年6月作品《moi》《“父亲”》(未完成)《你为什么不肯下来》《infinity》参加“我”六人展,于转塘象山国际艺术区展厅
55x40cm
40x20cm
父亲(Father)
绘画空间系列
空间绘画系列
199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参展获奖
窥己(Spy uopnmyself)
布面油画 2017
40x20cm
诸神系列
100x80cm
莫梵由想法引导着画画,画画又激发出新的想法…。这些作品涉及到他多方面经验,有意思的是他在尝试将观念上的兴趣重新落实在绘画的语言上。他也常矛盾,怀疑自己过多的兴趣是不是好?唉!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样,让性情显现得充分些吧!从莫梵的身上我感受到乍现的春光,好像头顶上绽放出光芒。
青年策展人——羽佳
(80+60)x60/2cm
布面油画 2015
我的直观感受:翟莫梵的作品里头有情感,有时间延展性,能引发我们对“人”的思考。
2016年作品“listen that blue”入围杭州湾雕塑大奖赛(杭州,宁波)
翟莫梵
露(Exhibitionism)
盒3(Box3)
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形象之间有逻辑关系,也有非逻辑的关系:胸腹部盖有蓝色花布的人体,与腋下长出的一束鲜花;坐姿化妆成蝙蝠侠的裸模与坐凳上黑漆漆的图像等。给人一种莫名的,混乱的感觉。作品开始摸索一种图像与意义的阐释方式。
2012年参加巴黎美术学院让.吕克教授workshop完成试验性行为作品《桥,这一点到那一点》
小丑(Clown)
空间绘画系列
100x80cm
老徐
殉道(Martyr)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