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城西休闲公园,位于汽车西站以西,天目山路以南,近期已在建设公园配套设施,筹划对外开放,今后将陆续引入城市雕塑。公园的雕塑建设要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园内作品都会经过严格筛选,主要以一些富于内涵、具有地域特色、有文化气息的雕塑为主,包括一些国内外大师级的雕塑作品,也都会出现在公园内。
但在一些细节上,仍然存在缺憾。记者发现,不少雕塑普遍存在缺少介绍铭牌的情况。由于一些雕塑本身缺乏直观的表现力,不少游客看了半天,也不明白眼前的雕塑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传递的是怎样的理念。
杭州将打造两个雕塑公园
在孤山公园内,有一座名为“品”的大理石雕塑,雕塑的介绍上有一句话,“很庆幸能用一生的时间,来体会西湖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项晓明认为,现在杭州的雕塑是不少,但部分雕塑建得过于随意,建设模式有点混乱。其实,雕塑的建设不应该是匆忙中随意完成的,雕塑应该是永久性的,要给人以美感,让人可以透过一座雕塑记住一座城市,接下去的规划和建设,都会参照这个目标来进行。
不少雕塑的“老伤疤”,现在已经渐渐愈合
随着成功申办2022年亚运会,杭州迎来了全世界更多关注的目光。而矗立在城市里的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代表,也将成为杭州展示给世界的一张特殊“名片”。
铭牌纷纷缺失,雕塑沦为被遗忘的风景
就在离这组雕塑不远处,有一组叫做“宋记”的雕塑,它以鼓楼的染坊遗址作为艺术创作背景,通过民间砖雕艺术的空间组合形式,再现了南宋御街染织手工作坊的劳动场景,但在这组雕塑的中央,赫然放着一卷草席,大煞风景。
不过,当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时,发现所有店招都已经拆去,雕塑又恢复了本来面目。
项晓明说,这两年,城市雕塑的破坏情况比前些年已经好多了,主要原因是管理的职责更明确了。
入城口没有像样的雕塑,明年开始要重点规划
对此,杭州市城雕办办公室副主任项晓明告诉记者,这些基本都是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但现在不少铭牌已经很难补全,因为很多雕塑的作者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在中山南路美食街上,有一组雕塑,叫做“东坡与美食”,这是一组由花岗岩制成的雕塑,主要以舞台情景剧的形式,表现了苏东坡和百姓一起烹制、分享美食的热闹喜庆场面,这样一组雕塑放在美食街上,原本是对美食文化的点缀。
而曾经有一度,这些雕塑墙上,却被周边的商户挂上了店招,用于招揽顾客,破坏了城雕的形象。
在项晓明看来,目前,杭州城市雕塑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所有入城口都没有像样的雕塑。随着杭州成功申办2022年亚运会,入城口将成为杭州向外国宾客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不过,现在所有新建的雕塑都明确要求设置铭牌,对于一座雕塑而言,有了介绍铭牌,其设计理念、表达的内涵都可以阐释清楚,让游客一目了然。”项晓明说。
记者从杭州市城雕办了解到,目前,杭州市的雕塑总量大约在600座左右,主要包括的是在公共空间内相对有体量的雕塑,一些比较小型的雕塑并没有计算在内。
但是,宋嫂手上撑着的那把铜伞,却是命运多舛,已经被多次折断。周边不少的居民反映,虽然这座铜像位于水池中央,但离池边很近,可以踩着旁边的小石块靠近铜像,少数游客就会抓住宋嫂手上的伞柄合影,时间一长,细细的伞柄免不了被折断。
为此,相关部门加强了日常管理和文明宣传,目前经过修复的伞柄,没有受到过任何伤害。
尽管目前杭城的一些大型雕塑的完整性还是不错的,特别是西湖边一带,基本没有看到残缺的情况。
在环城西路与北山街交叉口,有一座“宋嫂撑伞”铜雕特别有名,铜雕中的宋嫂体态婀娜,常常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合影。
走访中,记者发现,雕塑被游客乱涂乱画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规划中,细分了16类比较适合杭州市的文化雕塑元素,包括运河文化、钱江潮文化、杭商文化等题材,同时,对每一个文化展现的重要程度也作了层级划分。
今后,在钱江新城,奥体博览中心等区域,更多会出现体现城市新风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雕塑,而在武林广场、吴山广场、南宋御街等区域,会用雕塑的手段,去找回逝去的城市历史文化印记。
同时,杭州还将首次建设两个雕塑公园。
近年来,杭州不少城雕屡遭人为破坏,被饱受诟病。如今,这些城雕怎么样了?
如今,那些受伤的雕塑是否愈合了?又有哪些雕塑正面临着新困扰?杭州的雕塑将如何为这座城市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