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教育创新结合的模式,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大力点赞。他表示,这样的方式既是对传统绘画的创新理解,又结合了现代技术,还发挥了创造力,非常棒!在教学方面,长江也玩出新的理念,把教学、创作、研究三者相结合,既有国画大师的艺术熏陶,又培养了水墨画的概念,现代的技术又切合孩子的兴趣,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大力推广。鲍厅长期望长江实验小学以后能大力发展动漫教学,从小培养,更契合杭州作为动漫之都的气质。
浙江在线杭州10月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戈倩 通讯员 黄剑磊)一幅水墨山石,临摹潘天寿的画作《山岩》,水墨淋漓,竹叶飘摇,可是,竹叶飘啊飘,石头也开始跟着摇啊摇,摇着摇着就分开了,蹦出个葫芦娃!
原来,这是国画版定格动画,是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国画社的一群孩子和老师一起完成的,临摹大师国画作品,又改得这么萌,真是有创意。今天上午,下城区2017课堂节暨第一届艺游学亚洲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报、墨西哥、韩国以及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多个大学美术教育专家和教育大咖们齐聚杭州,共同探讨传统艺术的创新教育。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创新的碰撞代表,长江实验小学的国画定格动漫和来自潘天寿纪念馆的珍藏——潘天寿国画展一同在现场展出。嘉宾们一会儿看看珍贵的馆藏作品,都是大师们的真迹,一会儿又通过IPAD现场看看孩子们的国画定格动漫,看着孩子们临摹的大师作品“动”起来。一片荷叶飘下来,一条胖鱼在追逐一条小瘦鱼,“哎呀哎呀,吃掉了!”专家们一边看一边探讨着,被童稚的笔触和童趣的创意打动。 “暑假就在画了,”葫芦娃的小作者是404班徐昊泽,他告诉记者,画了一个多星期,剪切和拍摄总共才二十多分钟,很快就出来了。说说很简单,其实辛苦都在画外,长江实验小学国画社团钱老师说,孩子们要先临摹,练上一二十遍,然后再选出一幅最好的展示出来,把作品中需要作出动画效果的那部分剪下来,一帧帧拍下来,就能剪辑出定格动画的效果了。如果画的不够逼真的话,画上好几十遍也是正常的,有一幅画中的小蜜蜂,反反复复不知道画了多少遍才过关。“多的起码要画一百多遍吧,”另外一位美术老师罗老师笑说,有一幅画是临摹潘天寿的山水,为了表现出水流的动态,小作者画了一遍又一遍,只要水纹往前动一下,就要画一遍。对于喜爱的事儿,再辛苦也不怕。面对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小作者们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快乐。“有一节美术课,就是让孩子们画西游记的唐僧师徒4人,画完做成定格动画,孩子们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