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了杭州艺术家们,为艺术家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创作场所。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也让艺术家们印象深刻。与少数民族人民同吃同住的几天里,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艺术家们纷纷表示,黔东南州,会是他们一个常来常往的地方。
来到黔东南州州府凯里,艺术家们感受到了身着民族盛装的苗族人民极具民族特色的热情款待,开怀小学的小朋友同时用汉语和苗语向远道而来的杭州客人表示欢迎。杭州艺术家们给小朋友送去了毛笔、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书籍等学习用品,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在凯里当地人士的邀请下,杭州艺术家与苗族居民进行了歌舞互动。杭州市文化馆馆长张莉也带去了文化馆自己编写的书籍,让凯里人民也能了解杭州。同时,艺术家们带去了事先创作好的书画作品,捐赠给凯里人民,用书画弘扬文化,传递友谊。
8月27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艺术家赴贵州黔东南州开展为期一周的文艺惠民文化交流活动。来自市作协、美协、摄协、音协、舞协、曲杂协、电影电视家协会等的艺术家一行16人,在市委宣传部巡视员杨志毅,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应雪林的带领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倡议,在黔东南州各地,展开了热情洋溢的互动交流。
缪宏波告诉记者,他来贵州采风创作多次,但黎平高屯还是第一次来,每一次的采风,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在黎平高屯看到了大片荷叶池,立刻让他联想到了杭州西湖的荷叶,感到特别亲切。
在黎平县高屯八舟,杭州钱塘书画研究社社长、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蔡云超、杭州市书协副主席朱大焱、杭州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缪宏波、浙大城市学院文联副主席吴龙伟四位书画艺术家分别用书法和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心意。
朱大焱在交流笔会现场,创作了多幅书法作品,书写内容充满正能量。“参观了黎平会议遗址,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天的书法创作特别有感觉。”朱大焱说。
杭州文艺家的表演逗乐了当地百姓
一台文艺晚会
黎平县文艺界表演的古典舞《采薇》、民族舞《黄桑姑娘》、侗族大歌《庆丰收》等具有当地民族色彩的节目,配上演员们各种色彩的民族服饰,也让来自杭州的文艺工作者大饱眼福。整台晚会,呈现出了其乐融融的民族大融合景象,文艺交流拉近了两地人民的感情。
当地艺术家与杭州的艺术家也开展了深度艺术交流。教师出身的吴龙伟非常生动的给当地青年油画家解析了油画创作的一些问题,可谓循循善诱。在侗寨,当看到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鼓楼,出于专业画家的敏锐性,吴龙伟不惜“掉队”,拿出随身携带的写生本,把侗乡的美丽记录在了他的写生本上……
杭州艺术家也把杭州的美丽带给了黎平人民,杭州歌剧舞剧院演员陈晓彤的一只独舞《印象西湖雨》,意境优美,仿佛瞬间把现场观众带到了柔美的西湖之中。
在文化交流的几天时间里,杭州艺术家们与黔东南州当地领导和民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同时走访了当地少数民族聚集地侗寨和苗寨,并进行了采风创作。交流、写生、与少数民族人民交流,一张张温馨感人的照片,都默默地收录在了杭州市 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戚向阳的相机里。为了这次的摄影任务,戚向阳带了两只专业相机,“蹿上跳下”捕捉了不少动情场面。
面对黎平高屯蓬勃的文化风貌,蔡云超在笔会交流现场赋诗一首:飞云时隐翠坡东,一碧莲塘倚浅红。谁寄妙音出绿谷,侗歌声动万山中。在场的两地艺术家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共鸣。
笔墨传情
把文化种在黔东南州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