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最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是城市中凝聚的音符。但目前,我国城市雕塑精品少、乱象多、雕塑主题孤立、脱离地域文化、缺乏公共性。城市雕塑该如何进行规划?又该如何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白一。
记者走进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城市果园”,火红的石榴、金黄的柚子垂在枝头,院内各种雕塑高低不同错落其间:嬉戏的玩童、铿锵的战士、娴静的少女……院子的主人就是白一,这个生机盎然的艺术森林是他的“城市果园”试验田。
雕塑“祥和”。CFP
“必不可少的是雕塑。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最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是城市中凝聚的音符。”白一说。
“柔软的科学”背后的规律是什么?
公共精神如何展现?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各种课题如何体现公共性?艺术规律的探究如何系统化?城市景观设计如何成为公共景观?这是白一经常思考的问题。
1998年,白一第一次去温州。刚下火车,这座早已名声在外的浙东南第一大都市却让他大吃一惊:与全国同类沿海城市相比,这座千年古城的雕塑数量明显偏少;市区居住区几乎没有雕塑作品;除五马街的五马雕塑、白鹿衔花等少数能够突出温州地域文化性作品外,其余城雕作品大都脱离了城市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006年,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球招投标,征集矗立南北两岸的标志性雕塑,白一胸有成竹带着自己名为“祥和”的“中国印”雕塑,过关斩将通过三轮投标从全世界几百个作品中脱颖而出。高达36米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标志雕塑“祥和”共有两件,从创作、设计到施工竣工长达5年时间,近2000平方米的浮雕工程量创全国之最,传统经典的艺术造型,吉祥和谐的中国文化图腾以及精彩的宁波史诗和嘉兴史诗浮雕,呼应了两岸百姓对吉祥和谐的共同期盼。
“必不可少的是雕塑。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最有冲击力的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眼睛,是城市中凝聚的音符。”白一说。
日前,由著名雕塑家、全国城雕委办公室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城市雕塑空间形态规划研究课题组首席科学家白一博士主创的浙江省慈溪市中心城区雕塑规划方案,因其编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规范性,在国内众多规划设计团队中突出重围,一举中标,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艺术要用心血来浇灌,要把真情融入进去,赋予其生命灵魂。可能不够精致,但是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白一说。
记者走进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城市果园”,火红的石榴、金黄的柚子垂在枝头,院内各种雕塑高低不同错落其间:嬉戏的玩童、铿锵的战士、娴静的少女……院子的主人就是白一,这个生机盎然的艺术森林是他的“城市果园”试验田。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