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兴产业布局,云栖小镇在坚持新一代信息经济产业定位的基础上,遵循主导产业的生产及发展规律,以云计算为核心产业,打造云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硬件产业。如今已聚集了600多家高科技企业,其中涉云企业近400家,而且多数要么是名企,要么是大企,要么就是手握独特高科技利器的特企。
云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紧邻两年前建成的云栖国际会展中心一期。每年10月的云栖大会,这里都会上演一场“云端技术狂欢”;与云栖国际会展中心二期隔路相望,有一座玻璃外墙的灰色建筑,云栖“科技博悟馆”就位于这幢建筑的一二两层;云栖客栈位于云栖云数据-六和云园区内,楼下是云栖小镇的第一条商业街。它的建筑原本是一幢写字楼,经过改造后现有119个房间。
——2015年,大会正式更名为“云栖大会”,从最初的400人参加到吸引2.2万参会用户,云计算助力下的创业激情和机遇喷发。
产业为本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南的云栖小镇,是浙江省首批创建的37个产业特色小镇之一,五年砥砺奋进,云栖小镇成为全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典范和标杆,创造了新的发展逻辑:
人才至上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场历史变革,浙江推动特色小镇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就是重塑城市产业经济地理的历史抉择。云栖小镇站在最前沿、抢占制高点,在这一场无轨迹可循的打破和重建中,放飞了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飞天之梦”。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电子企业纷纷向广东深圳、东莞等地集聚,形成了世界性的电脑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互联网时代,杭州成为实实在在的电商之都,聚集了全国1/3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和专业网站。
可追溯至2009年的云栖大会,是云栖小镇云计算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先发优势的最好例证。当去年的云栖大会在线观看达到史无前例的736万人次,业内评价,这已经不是一个会,而是一个大平台、大载体、大生态,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事之一。
鲜明的对比背后,是一条前无来者的云栖之路,是一场与时俱进的产业变革。洞悉秋毫,发展才能不偏移分毫。
这是云栖小镇的“飞天之梦”。
云栖小镇范围内的转塘科技经济园区,2017年1~8月财政总收入49283.11万元,同比增长达104.71%。2012年全年,园区财政总收入只有11532.83万元。
不过,打造创新生态圈引进人才,“引进”不是目的,“使用”才是关键。人才培养“以用为本”,就是要立足实际,坚持才用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能力,为发展增加前进动力。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