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阶段,我们必须聚集各方力量,众志成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万众一心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确保脱贫标准得到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11月做出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全国规定了脱贫标准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一个立体和综合的标准。进一步明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是刚性的,是一定要如期兑现的庄严承诺,必须要按期保质保量地实现目标、完成任务。在贫困发生率必须低于2%(西部地区低于3%)、脱贫人口错退率必须低于2%、贫困人口漏评率必须低于2%和群众认可度必须高于90%这四项指标中,如果其中任何一项指标不达标,贫困县就不能脱贫摘帽,从而用精准的脱贫标准,使扶贫脱贫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狠抓实效 二、尽锐出战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考察。这是14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同村民赵顺利一家拉家常。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脱贫攻坚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零敲碎打、单兵突进都不行,唯有凝聚合力,尽锐出战,才能有效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发力。有些地方、有些干部不在扶贫上面下功夫,而是热衷于“算账”,千方百计“算”出帮扶对象的脱贫的“成绩”。部分地区甚至为了彰显脱贫成绩,在扶贫工作数据上造假,笔头动动就调高了贫困户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这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做法很容易把扶贫工作引入“脱实向虚”的误区。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扶贫工作目前还存在不落实、不到位、不精准的问题,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和资金使用不规范、腐败等违规违纪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拿出切实给力的措施认真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