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艾青曾说过,他收藏的几幅齐白石的画不是齐先生赠送的,而是花钱买的。当时齐老自称94岁,画价是每平尺4元钱,艾青为了请齐老题上款还多加了几块钱。即便按这个价格,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就可以买两幅齐白石的画。”李涵告诉记者。
当年45块钱,现在拍卖会上至少180万,当年60到90买的山水,现在至少拍500到1000万,翻了几万倍,什么房地产,什么都不成。在改革开放以前,从解放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黄金收购价152,三块零四分一克,现在涨到一百多倍,白银,从解放到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四分钱一克,当时我们进北京一块白洋换一块人民币,3.5块白洋买齐白石的3.5人民币,收画的利润有上千万倍,有上万倍。就拿齐白石讲,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才两万块钱一尺。现在卖多少钱了?
二、中国书画价格暴涨了一亿倍
直到1977年,据许化迟透露,王雪涛的画12元一平尺,李可染是15元,他拿着陆俨少的画去荣宝斋,给出的价格是8元一平尺。上世纪80年代初,天安门前的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外宾服务部”,吴作人的润格是一平尺5元钱,李可染8元,刘炳森6毛、8毛钱。
拍得此画的雷丁汽车负责人表示,开创一项全新的事业也跟黄宾虹的画作一样,它的价值可能需要很久才会被市场、被行业所认知。所以,要沉得住气、耐得下心,持之以恒地去长期投入。在中国这块市场上,很多事物的价值也是被严重低估的,我们对黄宾虹先生《黄山汤口》画作的收藏,是对中国近现代艺术的信心,更是对中国的信心。
(位于山东潍坊的雷丁尚美术馆)
同一专场中,李可染《雄关漫道》以5500万元起拍,以7650万元落槌,加佣金以8797.5万元成交。潘天寿《耕罢》以咨询价的形式上拍,8800万元起拍,以1.382亿元落槌,加佣金以1.5893亿元成交。
黄宾虹活着的时候,收藏家嫌画得脏,黑乎乎的,画送都送不出去。黄宾虹有次在上海开画展,只有一个人买他的画,黄宾虹激动坏了,送了他一堆,这个人叫傅雷。在1951、1952年,黄宾虹的画才涨到一元钱一张。
到了1997年,陆俨少的画在拍场市场已是几百万元一张。如今,尽管赝品不断出现,一些大师的画作在拍卖市场上动辄过亿。 三、黄宾虹的画一元钱一张,普通人月工资可买好多幅 陈叔通(1884-1966),名敬第,杭州人。清末进士,留学日本。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晚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生平酷爱梅花,室名百梅书屋。陈氏为黄宾虹知交,1919年秋,曾介绍黄宾虹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主任。 (国画大师黄宾虹) 1981年,从香港回来的许化迟,仅花20多万港币就买下了外宾服务部的全部画作,超过9000张字画,包括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等人作品,“谁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