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荷叶硕大肥美,卷舒开合任由天真;茎秆不蔓不枝,明快饱满喜气盈盈。除《西湖景色》,陈家泠还为G20杭州峰会创作了《清荷》等4件作品。盛开在刘庄的《清荷》与窗外的接天莲叶相映成趣。
难题,显而易见。
一半勾留是此湖
陈家泠作品构成的美学形态,呈现了开放的东方文化新气象。
在当代中国画家中,陈家泠是敢于和善于变革者之一。“敢变”,是超越自己的习惯画法和画坛通行风格;“善变”,是变革讲究分寸和度,不抛弃自己的长处和水墨画的基本特色。
《西湖景色》,一幅陈家泠绘画语言的淡妆墨韵。与传统水墨不同的是,陈家泠更重视色彩——那些重重叠叠渲染的淡彩水墨,从淡到浓,从虚到实,烟雨朦胧,自然天趣——这缘于杭州人陈家泠从小到大对西湖的一往情深。
作为新时期文人画的代表画家之一,陈家泠承袭了齐白石开放的人文情怀,继承了任伯年、林风眠和陆俨少等大师的弥新风骨。1984年,陈家泠以一幅《开放的荷花》轰动画坛,紧接着又创作了《清韵》《不染》等以荷花为主题的系列画作,其中《不染》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空灵飘逸的中国水墨,不仅拓展了新时期中国花鸟画的审美语境,而且扩展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批画作的审美形态,向世界传递着东方的神韵和温情。
采访中得知,陈家泠是上海首个艺术瓷窑“申窑”的创办者。在“申窑”获得成功的经验之后,他又在上海半岛艺术中心创立了规模可观的“泠窑”。他着重探索釉里红的艺术效果,以极大的热情和执着,耗费大量精力进行艺术实验,终于形成了独特的绘瓷风格和技法,烧出了精美绝伦的釉下彩绘瓷。
时代精神与心灵语境,构建了陈家泠的艺术审美坐标。
更令人难忘的是,2016年9月4日,全球目光聚焦杭州名园汪庄。出席G20杭州峰会欢迎仪式的各国元首、国际组织领导人合影留念的背景画,就是这幅描绘湖光胜景的《西湖景色》。它的创作者就是陈家泠。
1985年,美国艺术评论家库恩介绍新中国绘画的专著《当代中国美术史》,封面就用了陈家泠的荷花,封底则用了陈逸飞作品,美国许多博物馆至今仍有这本书出售。陈家泠淡墨荷花的雅致风格和艺术语言,早已经被外国观众认同并喜爱。
浙江在线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空灵飘逸,浪漫时尚——陈家泠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画创新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用心灵在时代与传统中构建美学坐标,在艺术和生活中凸显人的精神和生命状态。正如他笔下的荷花一样,陈家泠的新水墨精神已盛放在新时代中国绘画的原野上——从灵变的荷花到化境的山水,再到写意心灵的系列人物画,其文脉是传统的、思想是时代的、语言是融汇的。陈家泠在超越中发现,在发现中不断再超越,成就了中国水墨绘画的一道人文风景。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