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将展出鲍海斌新作近30幅,他的花鸟画寻求融合西方写实手法,以攒撷自然为出发点,创作出精工细丽、宁静淡雅、生活气息浓郁的艺术作品。其表现手法既有中国式的“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的写意性,又力求极精微地表现形象的比例、结构、质感、生动准确,形神兼备。
余杭区永泰村近日授牌
借西画材料表达中国画意境
元旦期间去六和品味一花一世界
为顺利创建省市书法村,永泰村建起了农家书屋,书画创作室,让书法爱好者们有了练字、创作、交流的平台,有个落脚点,也有了“归宿”。(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一花一世界——鲍海斌工笔花鸟画品赏会”即将于本月29日在劳动路六和文化会所举行。
展览持续至本月31日。
展览将持续至12月26日。

徐元明师徒举办名壶展
展览将持续至12月28日。
余昌梅山水画作品展开展
12月20日,由市委宣传部、杭州国画院主办的“守望”杭州国画院创作成果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开幕。
永泰村位于仁和街道西北,这里民风朴实,文化底蕴深厚,各类文艺、书法活动频繁。一代名医姚梦兰出生并行医在这里,并授业弟子百余人,该村的“高头竹马”是省级非遗项目。近代小楷高手姚耕山(姚梦兰之子)、姚世彝等人声名远扬。如今这里也涌现了诸多书法爱好者,永泰小学更是以书法为特色,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成为余杭区书法教育基地。每年永泰村的书法爱好者们都会举办书法展、写春联、送春联以及集中的书法创作交流等活动。
值中国紫砂大师顾景舟诞辰100周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明”家师徒名壶展近日在西子宾馆展出。本次展览展出宜兴紫砂大师徐元明、慧平,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徐飞、王中民、徐伟强、吴亚维,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方伟等50件紫砂精品,并举办紫砂名壶拍卖、顾景舟紫砂艺术论坛等系列活动。
来西泠印社美术馆观赏金石书画
胡宏述以西画材料技法所创造的“中国意境”不仅仅在于形式上的相似,更在于精神内核上的接近与契合,因此,尽管作品全部以西画材料创作,却饱含作为“中国画”的属性。除了一楼的作品展,展馆二楼同时展出了胡宏述作为一名设计师的设计成就,他的作品充分证明了形成艺术风格的关键在于把握内在灵魂,而非外在形式,更多样的材料与技法完全不会产生妨碍——这无疑为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3日,“山重水复——余昌梅山水画作品展”在浙江画院美术馆开展。
杭州是南宋画院所在地,是中国文人画的重要源头,更是中国美术的重镇。成立于1985年的杭州画院走过了30个春秋,跨越两个世纪,紧随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在坎坷和曲折中前行,在改革中成长。作为杭州市文联直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这里集聚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精美的美术作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南宋绘画重要文脉,落实了文化为大局服务和为民服务,成为杭州美术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杭州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此次展览作品均出自杭州国画院创作员之手,他们大都来自专业的美术院校,并参加了杭州国画院在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所举办的三期“美丽杭州”中国画创作培训班。其中,28幅以杭州为题材的中国画主题创作内容涉及人物、山水、花鸟,题材多样丰富,多方位展现了“美丽杭州”的面貌,同时展出的还有120余件诗词、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展现杭州国画院创作成果的同时,彰显了画院致力推动杭州题材中国画创作、培养诗书画印相结合人材的决心。展览持续至2016年1月20日。
23日,“万物向荣——金石书画迎春展”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为“青田石雕:传统与当下2015年度特展”全国巡展的重要一站,分国石之光、印石之祖、石刻万物、水墨丹青四大主题,汇集印石、青田石雕,配以学院派画家精品画作,并与西泠印社的丰硕学术成果交相辉映,展现出青田石雕绵延千年的熠熠光辉,同时又凝聚着中国印石、石雕艺术大师与西泠印社之间的渊源。
展览展出的45件作品,是余昌梅三年来的创作总结。之所以取“山重水复”为名,也是余昌梅对自我创作中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追求。 他的山水画以写生为基础创造,偏重于苍茫繁密的画风和遒劲浓重的笔墨,并汲取现代构成的营养,使崇山峻岭的磅礴气势与个性化的笔墨相互生发,作品既具传统承继,又涵当代面貌。 “我以乡村题材为主题进行构思创作,绝大多数作品展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及向往,在技巧上更加讲究线条,点、线、面的结合,注重色彩的处理,使之更平面化,装饰化。”余昌梅说。
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5日。
12月22日,在杭州画院建院三十周年之际,“宋韵今风——杭州画院画师作品展”在杭州画院美术馆展出。
近日,仁和街道永泰村被授予“浙江省书法村”、“杭州书法之村”称号,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有关负责人向永泰村颁发“浙江省书法村”牌匾,标志着永泰村成为余杭区首个省级书法村。
一场十分特别的水墨画展近日在钦哲艺术中心展出,这些看似中国水墨的画作,实际上是以油画颜料绘制而成,它们的作者是享誉国际的设计师胡宏述。从未专门拜师学画的他,通过西画媒材表达中国意境,开拓出全新的中国画路。
杭州国画院创作成果描绘美丽杭州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