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骆献跃讲话
作为文蔚的博士论文《中国指画:源流、个案与比较研究》,通过查找分析详细的历史资料和学术著作,结合东西方学术方法,分别从绘画本体语言、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指画”艺术进行了历史考证和重新发现,特别是对书画大家崔如琢的个案研究,将这个传统类型的创作在新时代发展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价值。通过对指墨艺术的研究,文蔚也在创作中逐渐尝试指墨的方法,她的创作将以更加开放和多元的面貌呈现给观众。作为一个全面受惠于传统文化营养的艺术家案例,介时专著和画作同时呈现,将为观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艺术家的机会。
浙江省展览馆馆长林应辉发言对于文蔚来说,中国画不单单是笔墨纸砚的材料和皴擦点染的技法,中国画背后拥有一整套文化逻辑和道德秩序。仕女题材是文蔚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王昭君、蔡文姬、谢道蕴、李清照这些杰出女性在中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古代女性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创作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并且以描绘宫廷仕女为主的作品恰当地对仗了中国绘画传统恬淡优雅的心境,文蔚希望通过强调这种恬淡的生活状态,为当代生活的忙碌与焦虑提供一种心灵解脱的途径。
展厅现场文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毕业,其专著《中国指画:源流、个案与比较研究》将于12月底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付梓出版。指墨艺术作为中国画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流传至今。经清代高其佩,潘天寿的推动和发展,以至现代崔如琢将其发扬光大。文蔚以指墨为研究对象,考察指墨生成的社会背景和个体案例,考察分析指头画派的兴衰流变,通过梳理明末清初的历史变革和画派发展,总结明清以来多个时间节点指画发展的状况,写就论文《中国指画:源流、个案与比较研究》,探讨艺术风格和创作思想的流变。
画作:接南北气象,得悠然之心境文蔚生于中国四川的书香世家,幼承庭训,从小学画习字,养成了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大学毕业后即师从著名书画大家崔如琢先生,并与老师达成在艺术上的沟通。寄情山水,以景写情,笔墨继承石涛、八大、吴昌硕、李苦禅一路,而在山水气派上,文蔚从老师崔如琢身上吸取了重要的养分。4幅丈二尺幅的《马可波罗游中国》可以看做是文蔚近年来的代表作品,其在杭州G20峰会期间,于杭州西湖岸边的唐云美术馆展出,震撼了当地观众。
作品之大,是文蔚创作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在此次展览的作品中,6张丈二匹山水《周穆王见西王母》可谓鸿篇巨制。在此画的题跋中,文蔚写到“李商隐尝赋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今欣逢盛世,广开丝绸之路,特绘是图以纪之。”彰显了一种北方的豪迈气势。同时,还有《草书千字文》大型书法作品于此次展览展出。
画家文蔚致答谢词2017年12月16日讯,12月16日,“文心蔚然”文蔚书画展巡回展(浙江展)于杭州浙江展览馆开幕。展览展出文蔚书画作品60余幅,以古代贤人雅逸的情操为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提供一种慢下来的可能。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