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才多艺 她热爱生活
而早在十几年前,如今已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因缘际会与王少求相识,又因为“更重要的是少求女士大作对我的冲击”而为王少求写下一篇《小女子大写意》的文章,后被贾平凹等收入《美文十年作品精选》、《名家名篇散文精选》。在那篇文章里,初识王少求的莫言连着用了“做梦也没想到”和两个“竟然”这样的文句,对王少求的才艺和作品表示惊讶,以至于他翻来覆去地读王少求的画集,爱不释手。“王少求的夫君画的是山水,技艺也不凡,但两本画集摆在一起,我更喜欢王少求的这本。尹君的修为似乎更在少求之上,可是他的画为什么不像少求的画那样打动我呢?我想大概王少求在提笔作画的时候,考虑的问题比她的夫君少一些吧?她可能没有尹君那么多理论,她可能比尹君多了些对艺术的直觉。她认为画画就是画画,随心所欲,自然天成,我笔写我心,于是就具有这种直入人心、见性见灵的力量和魅力吧?”莫言写道。
与不少艺术家不擅长打理生活截然不同,王少求太会生活了。她不仅有自己的美术馆,有集起居、会客、藏书、阅读于一体的“少求书屋”,还有反映家庭生活和记忆的私家杂志《少求书屋》。朋友杨建新说:“少求懂生活,会生活,讲究生活,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得一手好菜,当得一个好家。艺术家、妻子、母亲、奶奶诸多角色,在她身上如此统一,实为难得。毫无疑问,对少求来说,生活决不是创作的累赘,而是动力和源泉。”对此,王少求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这些不顺不应该成为影响生活心情的借口,人要往前看,活得乐观,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以笔画心 莫言写文点赞
雅公艺术空间的负责人雅公在画展介绍中这样写道:“王少求老师的花鸟画继续了大写意精神,用女性的思维去观察世界,用笔墨的瞬间去感悟鸟语花香,一种和谐的气氛也感染着大家……”
在与王少求交谈的过程中,她那份豁达和热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艺术创作上,她的兴趣也远不只国画,油画、雕刻、陶瓷、公共艺术、行为艺术等,她都乐此不疲。同时,她也经常外出写生和旅游,创作了大量作品。2012年,她与尹舒拉、朋友吕焕录以及爱犬壮壮,从杭州出发,途经巴颜喀拉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翻越昆仑山,涉柴达木盆地,穿过秦岭,到达柞水,又从西安返回杭州,历时20余天,行程9800公里。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可可西里写生,牧民几案上的图案、经幡、马匹等都成了画中之物。之后,王少求不仅为此专门出版了画册《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尹舒拉也在“我的模特我的妻”摄影展中呈现了许多本次写生的画面。
王少求笔下的九尾狐本次画展展出的作品中,除了大写意花鸟画外,还有王少求创作的独具特色的《山海经》系列作品。自汉以来,《山海经》号称“天下第一奇书”,不仅记载着远古时期的人类历史,还描述了很多出现在神话里的动物。王少求根据书中的记载,把这些动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她笔下的九尾狐人面桃花,善良可爱。对此,王少求说:“在《山海经》里,九尾狐的9条尾巴象征着蓬勃发展,寓意着子孙后代繁荣昌盛,但在《封神榜》里,苏妲己的所作所为让人们对狐狸深恶痛绝。我觉得狐狸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所以,我画狐狸时一直想给它正名。”
作为江浙一带知名的女艺术家,王少求与丈夫尹舒拉同龄同乡。与尹舒拉在山水间的志向不同,王少求则常常留恋于花鸟。她更善于在一鸟、一蛙、一叶、一草中展现大世界,寥寥几笔,却回味无穷。如她笔下的莲蓬向上展开沉实的样子与荷叶下垂不堪重负的样子,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池塘里两只龙虾大眼瞪小眼,生动可爱;线条勾勒出的兰花、枇杷……都颇具神韵。
她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感恩的人,坦然面对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优雅地品味生活;她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几乎是凭着天性而无师自通地走上了艺术之路;她还是一位有着大丈夫般豪气的人,挥毫泼墨间吐露出一派巾帼不让须眉的霸气。她就是王少求,杭州著名的花鸟画家,一位遨游于艺术天地不知疲倦的奇女子。26日,她带着70幅作品来到峨眉院子雅公艺术空间,举办“瑶佩红鸾·王少求国画展”。展出时间为4月26日至5月6日。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