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快到,给读者推荐几个高质量的展览,让不长的假期也可以变得“文艺”一些。除了在本地可以看艺术展外,北京也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展览,因为展览的主角是杭州人。
浙江美术馆的敦煌艺术展十分火爆,今天开始在“近邻”丝绸博物馆也有一个敦煌展开幕《千缕百纳——敦煌莫高窟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展览(至明年3月15日结束)。展览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敦煌丝绸考古发现,第二板块为敦煌纺织品的保护与研究,第三板块为敦煌丝绸在世界各地的收藏。
记者 朱春杭 杭州人陈向迅 另外,下周还有在中国美院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85年》回顾展(展期为12月30日至明年1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翟庆喜介绍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85年来人才辈出,首任系主任李金发是中国第一位现代主义诗人、雕塑家、艺术教育家,当时的助教刘开渠是一代雕塑大师,中国现代雕塑事业奠基人,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主体浮雕……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雕塑系,这次在家门口的回顾性文献展览大有看头。 这次是陈向迅第一次个人画展,集中了各个时期创作的主要作品,从全国六届美展的《牧歌三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兰江记忆》,以及近期的《清景无限》《兰江晚晴》《春来江水绿如蓝》等。
原标题:杭州人陈向迅在北京第一次办画展 “我记得第一次交毕业创作的时候,陆俨少老先生只给我打了2分,我还是通过补考才毕业的。”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合格”的学生,陈向迅的毕业作品在当时还是几乎“一炮而红”:毕业创作《牧歌三月》《燕子声里》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得银质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陈向迅的作品《一江秋水》
打了个不及格
当年被恩师陆俨少
下周艺术
“我记得第一次交毕业创作的时候,陆俨少老先生只给我打了2分,我还是通过补考才毕业的。”尽管是这样一个“不合格”的学生,陈向迅的毕业作品在当时还是几乎“一炮而红”:毕业创作《牧歌三月》《燕子声里》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得银质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陈向迅作品展》(展期为12月30日至明年的1月10日),画家陈向迅是不折不扣的杭州人。这位前中国美院国画系主任,师从陆俨少,和当代艺术大师谷文达是师兄弟。在他的画作里很少能看见江南国画作品当中的“小资情调”,更多的是层层叠加颜色下所营造出的表现力。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