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起来,南宋时的杭州,和当下的杭州还真有点像,地铁站、人行道、垃圾桶、变电箱,无一不可入画,原来,杭州的艺术细胞,是有遗传的。
2013-11-27 07:16:17 杭州网
要画家画画,于是,就封社会上最优秀的那些画家为待诏,让他们随时奉命。马远是“南宋画院”待诏,简单说,就是随时等候皇家诏命的画家。但是关于“南宋画院”这个说法,现在存有争议。近年来艺术史研究者有个观点,认为北宋设立画院,南宋却没有设立真正意义上的画院,只是皇家需
南宋画家留给杭州的另一个珍宝,便是西湖十景。那些诗情画意的名字,便是马远、马麟、陈清波等南宋的画家收集、提炼、总结而成,并由画院画家各自绘画。
杭州的艺术细胞
“南宋画家都把画作在人们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可见,宋代是用画来美化生活的。”傅伯星说。
有意思的是,南宋画家们的大作,频频出现在当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由于马远,南宋时的绘画艺术都在杭州留存了大量遗迹,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位专家,请他们说说这方面的历史知识。
除了写实,还有水墨。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绘画敢不用颜色,南宋画家却发展了水墨画,用黑与白呈现山水的空灵。在山石的画法上,常先用水笔淡墨轻画,然后趁湿用浓墨再画,“这种水墨淋漓,直接影响了明代的画院画家。潘天寿也曾受院画的影响。”
“你读宋史可以发现,很多名词都是以‘画’开头的。”傅伯星说,像画阁、画廊、画堂、画舫、画檐、画屏、画帘、画楼等等,只要是个东西,就可以在上面画画。睡觉时,枕头后的屏风上有画,连给宝宝洗澡的木盆里,也有画。
是有遗传的
专门研究南宋史的傅伯星告诉记者,南宋史书记载,画院位于“武林园前”。这个地方对应到现在杭城的位置,有的认为是在望江门外,现在的五柳巷附近,也有认为是在后市街这带。
南宋画,和南宋画家的故事
南宋绘画对于后世中国画传统的影响很大,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认为,其一是扎实的写实功底,而这一风格,对世界美术的贡献很大,“尤其是花鸟画,后来的西方写实达不到这功夫。”范景中记得,上海博物馆有一幅很小的扇面,画的是鹌鹑,画家的名字如今尚不可考,“那只鹌鹑画得毛茸茸的,同样的题材,西方画家画的就是标本。”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