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美国之行前,王赓用一个多礼拜的时间画了一份礼物想送给迈克尔·贝。这是一本5米长的册页,用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画了这10年来出现过的所有变形金刚。收到礼物的迈克尔·贝十分欣喜地表示:“这是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他还说,他从不知道原来中国传统水墨技法也能演绎出另一种风格的变形金刚。
王赓将自己画的5米长册页送给迈克尔·贝 王赓供图
走进展厅,记者一眼就被56个造型各异的机械生命体所吸引。这组作品叫《Decade》,是王赓向变形金刚致敬的诚意之作。据王赓介绍,这组作品中的形象是《变形金刚1》至《变形金刚4》中出现的全部角色,连许多一闪而过的小角色,甚至阵亡的角色都生动地出现在这组作品中。
出生于1984年的王赓,童年时期最向往的便是能将解百商场橱窗里的变形金刚捧回家。对变形金刚这份执着的热爱,也让他渐渐成为了骨灰级“变粉”。在圈内,他是小有名气的变形金刚收藏爱好者,座驾就是《变形金刚3》“大黄蜂”的限量版原型车。在他家中,有一间房间专门摆放收藏的各类变形金刚,内含2000多件收藏品,俨然一座博物馆。
展览现场 浙江在线记者 张孙超 摄
《Decade》系列作品 浙江在线记者 张孙超 摄
“我画的是情怀,是生活,也是自己”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变形金刚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我创作的最好源泉与灵感。”王赓这样评价自己的创作灵感。在2014年,王赓曾举办《变之我形——王赓彩墨变形金刚主题展》。时隔三年再度办展,王赓最开心的便是自己将这份热爱坚持了下来。这几年,王赓坚持用水墨的形式创作变形金刚,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与挑战。虽然曾听到一些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但他没有放弃。他相信,艺术创作是多元的,国画的题材也绝不仅局限于梅兰竹菊。
王赓作品 浙江在线记者 张孙超 摄
王赓 浙江在线记者 张孙超 摄
王赓说:“很多人踏上美术这条路,正是从小时候临摹动画人物开始的。我很高兴能将自己的爱好坚持了下来。几年前的创作或许更注重在技法上的探索,而现在,我倾注了更多的情感。如果你和我有一样的情怀,相信你能够心领神会。“
在展厅的另一边,一组三幅的画作也让记者眼前一亮,浅浅的粉紫色充满了童趣。“其实,我没有把这组作品处理得很精细,因为我就是想把一种笨笨的感觉画出来,就是我们童年看变形金刚的那种最原始的感觉。”1984年,《变形金刚》动画片在美国发行,成为了许多70后、80后最深刻的童年记忆。王赓说:“与我一样,小时候看过变形金刚动画片的人一定会对着三幅画有感情。那时动画片中的变形金刚就是这种形象和风格。”正因为如此,这组作品被起名为《致敬1984》。
今年正值电影《变形金刚1》上映10周年,这组作品取名《Decade》正是向变形金刚经典电影之作的致敬。其实,这幅大作的完成来之不易。“许多形象在电影中并没有大量正面清晰的镜头,为了抓到他们的特征,只能一次次翻看蓝光DVD,放慢后一遍遍研究。”谈及创作这56个形象的不易,王赓如是说。“特别是霸天虎,我找了很久的资料。”可见,这幅作品倾注了他许多心血。
除此之外,王赓还带来了手掌大小的水墨变形金刚系列,画的是小时候变形金刚玩具的变形过程。还有根据他的原画制作的高达10米的“大黄蜂”贴膜和巨幅水墨组图也在厅内展出。
《致敬1984》系列作品 浙江在线记者 张孙超 摄
水墨与变形金刚,看似毫无关联,却在王赓笔下熠熠生辉。蕴透了水墨气息的变形金刚褪去了几丝犀利,多了几重真挚与洒脱,原来变形金刚也能如此亲和,而水墨的表现力也可以如此丰富。
浙江在线6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婧 刘慧 摄影 张孙超)6月23日,《变形金刚5》正式在内地上映。
56个机械生命体吸引你的眼球
就在今年三月,王赓还被邀请前往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提前观看《变形金刚5》的阵容,并且还见到了《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想看更多王赓的变形金刚收藏品与美国之行故事么?请戳:十五年收藏一屋子变形金刚 派拉蒙请他到美国先看续集)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与27日。
同一日晚,《筑梦——王赓水墨艺术展》在西湖文化广场C馆开幕。
王赓画变形金刚,不是一时兴起。可以说,变形金刚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最美好的珍藏。
王赓 浙江在线记者 张孙超 摄
(责任编辑:武汉三度艺术机构)